閱讀處方箋:用繪本繪製孩子的快樂成長

發布日期:113年 3月 14日 星期四

 

      0-5歲是孩子的發展黃金時期,感官知覺、語言能力、認知技巧、社交能力和情感表達都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而親子共讀扮演著關鍵角色。規律的共讀不僅促進這些能力的成長,還加深了親子間的情感聯繫,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對未來健康與發展有深遠影響。親子共讀,同時也可以激發更多親子互動,促進孩子的大腦產生更多神經元連結。簡單來說,親子共讀可以稱為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預防醫學。 

 

      不同時期的孩子,展現的特點截然不同,家長自然也該用心觀察並適時調整。01歲的嬰幼兒正處於感官探索期,適合閱讀擁有豐富圖案和觸感的圖畫書;13歲的孩子語言技能快速發展,此時可以選擇文字簡潔的書籍,鼓勵孩子模仿故事中的句子;3歲以上的孩子則進入更高階的認知發展期,適合選擇內容較複雜的故事書,引導孩子思考和討論。

 

      大方向抓穩後,接著便是掌握孩子的行為特點。不同的孩子,行為百百種,重點在於如何引導孩子共同閱讀,例如:

月齡

孩子的行為

家長的引導與應對建議

0-4個月 專注地盯著圖片移動 選擇黑白或色彩對比鮮明的圖卡吸引孩子的注意,可以促進聽覺及視覺發展。
4-12個月 伸手想要抓書 選擇小尺寸的布書、洗澡書、厚紙板書,供孩子抓書探索。
把書放在嘴裡 利用指物命名的方法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圖片,並與聲音連結,提供感官探索體驗。確保書籍的安全與衛生,選擇邊角圓滑、柔軟或可重複清洗的書。
坐不太穩 可以將孩子抱坐在腿上一起共讀。
用肢體動作和寶寶語表達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用充滿情感的語言和孩子對話或回應孩子的動作,同時觀察孩子理解的程度。
12-18個月 捧著書 選擇厚紙板書,壓左邊一頁讓右邊一頁翹起來,讓孩子知道翻頁的方向。
一次翻好幾頁厚紙板書 不一定要按照順序說故事,孩子對哪一頁有興趣,就看哪一頁。
將倒的書轉正 故意拿反的給孩子看,然後問孩子前幾頁的圖片,讓孩子找找看,慢慢熟悉閱讀流程。
對圖片有反應,喜歡用手指到處指 問「OO在哪裡?」,讓孩子用手指出,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與手眼協調能力。
模仿父母的聲音 可以用唱歌、押韻的文字,複誦讓孩子學習大人說話。
18-24個月 一次翻一頁厚紙板書 邀請孩子翻下一頁。
聽故事時走來走去 孩子專注力不長很正常,可以透過提問或繼續講故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對熟悉的故事有預測力 可以進行互動式閱讀,如玩填空遊戲,刻意停頓讓孩子回答。
單字量暴增 指著圖片問「這是什麼?」讓孩子回答,激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用「電報式」語言說話

(句子不完整、意義模糊不清、

用單詞組合成簡單的字)

可以複述繪本上的句子,讓孩子模仿,並延伸孩子的話。
2-3 一次翻好幾頁紙頁書 提供紙頁書,讓孩子練習翻下一頁。
會說「不」,當跳頁時會表達抗議 你可以故意說錯,讓孩子糾正。
開始將圖片與文字連結 可以指出書中文字並加以解釋或說明名稱,例如日常生活常見的街道標誌或超市的水果。
反覆要求讀同一本書 鼓勵孩子說出故事中熟悉的一段句子,問接下來發生什麼事情?,或問圖片上的OO在做什麼」,停頓讓孩子回答,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及促進創造性思維發展。
3-5 能理解更複雜的故事 運用推理、分類、數數和比較大小、輕重、高矮、長短、顏色、形狀等思維活動,加深孩子高等認知能力及培養專注力。
喜歡塗鴉 可以提供合適的空間與文具,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並鼓勵他們模仿童書中的圖片。

 

      上述提到的分齡閱讀行為提供家長作為親子共讀時的參考,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相當多樣,展現出的行為也不盡相同。親子實際互動時,家長仍須靈活調整,以符合個別孩子的需要。享受「共讀的樂趣」是關鍵,爸媽只要掌握住這點即可,這種快樂和親密互動的本身,就已經是最理想的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