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快樂玩,讀出學習力與成長力

發布日期:113年 9月 20日 星期五

1992年,英國公益組織和伯明罕大學、圖書館及衛生機構合作,在英國伯明罕推出全世界第一個嬰幼兒「閱讀起步走」「BookStart」計畫,該計畫贈書給300位嬰幼兒的家長進行親子共讀,並持續追蹤孩子的成長狀況,發現嬰幼兒早期閱讀有助於心智發展,並且可以提升入學後的學習能力,可見嬰幼兒建立閱讀習慣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這項計畫緣起於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嬰幼兒階段是腦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若能在此時盡量刺激大腦,就能促進腦神經元網絡的密集連結,強化動作、語言、認知、情緒等多種能力的發展,而最便利與直接的途徑就是拿起書本和寶寶共讀了,這是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活動,有助於改變大腦結構和促進腦部功能的發展。

因為這個研究的發現與成效,世界各國也一一跟進,發起嬰幼兒早期閱讀活動,臺灣教育部也自民國98年起開始「閱讀起步走」活動,現更名為「嬰幼兒閱讀推廣計畫」,每年皆評選「適合嬰幼兒閱讀之優良圖書」,並以公共圖書館為核心,發送閱讀禮袋、舉辦親子共讀各項活動,在各縣市推廣嬰幼兒閱讀。

由上可知,除了將寶寶的肚子餵飽,也不要忽略以閱讀來提供寶寶腦部的食糧,然而,教養者更多的疑問是:嬰幼兒如何閱讀?讀得懂嗎?

因應嬰幼兒早期閱讀和親子共讀的推展,也有了專屬嬰幼兒的適齡讀物。圖畫書亦稱為繪本,即是以圖像或圖像搭配文字、藉由連貫頁面呈現故事或意念的書種;因為繪本以圖像為主的特質,閱讀時,寶寶就能藉由圖像連結生活的先備經驗,啟動探索的動機,藉由共讀者的聲音和閱讀行為的引領,從看到聽,啟動大腦認知的連結網絡,開始早期閱讀的實踐。

0-3——看圖識物「寶寶書」

先來介紹為0-3歲寶寶量身打造的繪本,這階段的繪本也暱稱為「寶寶書」,通常以蔬菜、水果、動植物、玩具、交通工具、爸爸、媽媽等寶寶生活裡常見的圖像搭配簡單的語彙,從書中的物件觀察、對照或是生活經驗的連結,發展認知學習;同時,圖像顏色鮮明、造型簡潔,讓寶寶看圖識物更容易,也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再則,這個階段的寶寶書頁數較少,也符合嬰幼兒專注力不長的特質,就此順利展開閱讀行動。

就以一本寶寶書來舉例,讓教養者更了解寶寶書的特色,從而掌握這些要點,和寶寶共讀更容易也更有趣。

例如:《你要上車嗎?》(圖/文作者:宮西達也,譯者:邱瓊慧,小魯文化出版)

 「叭叭——叭叭——

 「卡車——叭叭——

 「你要上車嗎?」

     「要——

這是深受小朋友喜愛的作家宮西達也的小寶寶認知繪本,各種顏色的卡車和橘子、蘋果、香蕉、哈密瓜、西瓜等水果可愛造型吸引孩子的目光,並從卡車和水果顏色、圖案的搭配認識顏色、辨別形狀,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專注力和初步的邏輯思考能力。

因為嬰幼兒識字量不多,生活經驗尚少,所以寶寶書常常加入狀聲詞,也就是直接描述各種聲音的語詞,像是書中的車子喇叭——「叭叭——」聲,增添共讀的趣味,也適時吸引嬰幼兒為時不長的注意力,帶著寶寶共讀時,就大聲的把狀聲詞讀出來吧!簡單的故事因而生動有趣。

同時,書中反覆對話的節奏,也是寶寶書常見的創作方式,滿足寶寶喜愛重複的安全感需求,也逐漸熟悉書中的句式和節奏,接著琅琅誦讀,進而學會自信的表達,在生活出現相同情境時也能靈活地說。

 •  讀繪本,玩故事

封面上顏色鮮艷的卡車吸引小寶寶的目光,一起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什麼?數一數,有幾輛卡車呢?各是什麼顏色?除了顏色,這五輛卡車還有什麼不同呢?引領孩子觀察車子的造型、車身和輪胎圖案等不同設計,再以《你要上車嗎?》的書名邀請孩子一起走進書中的世界。

【圖1】《你要上車嗎?》書封

接著打開內頁,帶著寶寶發現:除了封面的卡車,又看到什麼呢?接續的頁面裡,我們看到黃色的橘子在黃色的卡車上,猜一猜還有什麼水果寶寶要上車?會上哪一台車呢?再來以書中的狀聲詞:「叭叭——」加上邀請:「你要上車嗎?」,以及回應「要——」的重複句子,和孩子跟著書頁的內容發展來回對話,並且揮灑想像力,例如:還未翻到下一頁時,問一問寶寶:「你還想到哪些水果?可以坐哪一台車呢?」或者聊一聊:「你呢?也想坐哪一輛卡車呢?」

和寶寶共讀時,呼應書中情境,適時加上表情或動作,像是吃飯、睡覺、再見等手勢,吸引此時專注力不長的寶寶,也可以用手指指著書裡的圖像來輔助,像是指著書中的水果圖像說:「這是蘋果」,並且逐漸拓展語彙:「這是紅色的蘋果」,再加上吃蘋果的動作。

也可以跟寶寶一起玩故事遊戲,例如:運用有圖像的卡片或積木,搭配繪本,玩一玩配對的遊戲。

【圖2】以積木搭配繪本,玩配對的遊戲。(攝影:林美琴)

另外,我們還可以製作各式大嘴書,和孩子玩一玩:我有話要說!

1.取來一張紙左右對折,以剪刀在摺線處橫剪一刀,在上下方分別向外摺出三角形,將三角形推入內頁裡,再一次按壓,打開內頁就能看到一張嘴巴,接著以畫或貼的方式完成書中的卡車或是小朋友的樣貌等造型,加上封面即可完成。

2.打開大嘴書,拿起來放在臉前,如同面具一樣,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例如:書中的句型:

「叭叭——叭叭——

「卡車——叭叭——

「你要上車嗎?」

 

「要——

【圖3】各式大嘴書。(攝影:林美琴)

3-5——智能培養「故事繪本」

隨著寶寶逐漸成長,接續的幼兒繪本有更豐富多元的樣態,也呼應此階段幼兒的認知發展與關鍵學習,除了前面提及的寶寶書發展嬰幼兒的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與表達力,幼兒繪本有更多故事細節和題材運用,可以開發智能、認識與感知情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誠實、友善、勇氣、關懷……等等心理素質的涵養,為孩子的成長及日後的學習奠立穩健的基礎。

例如:《第一次出門買東西》(圖:林明子,文:筒井賴子,親子天下出版)五歲的小米第一次單獨出門,為小弟弟買牛奶,懷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出發了,一路上經歷種種的挑戰,她一次又一次的鼓起勇氣想完成這項任務,小米能夠順利買到牛奶嗎?

對小米和小讀者而言,每一個人生的第一次都是大冒險,不只是生活能力的考驗,還包括面對陌生和困難時的心理調適,因此,幼兒讀這本書不只學習生活技能,也鼓舞了成長的信心和勇氣。

 •  讀繪本,玩故事

和孩子共讀這本書時,以說故事的方式和小米一起完成第一次出門買東西的任務,並且從小米興奮、緊張、害怕、委屈……等等各種細微感受與情緒變化,認識並同理這些伴隨生活而來的情緒發生與處置,也從書頁裡生活物品的細膩描繪,認識各種生活物件,像是小米家廚房的各項生活用品、雜貨店裡琳瑯滿目的貨品:麵包、餅乾……,小米要買的牛奶在哪裡?也帶著孩子進一步觀察,像是:爐子上的水壺和鍋子煮滾時冒出的蒸氣、小米走出家門後,路旁屋子的窗口有人提著空鳥籠,他的鳥飛到哪裡了呢?或者也幫小米找一找:她的錢幣掉在哪裡了?告示牌上寫了什麼?就這樣走入書中的世界,發現無限的驚奇與樂趣。

同樣的,也可以從共讀裡發展各式故事遊戲,快樂玩閱讀。例如:辦家家酒遊戲,以家中物件模擬一間小商店,和孩子玩一玩買東西的遊戲。或是以長條紙製作手卷書,讓孩子也觀察住家附近的環境,在紙上畫一畫路線圖,從家裡到附近便利商店或是幼兒園,這一路上有什麼呢?

【圖4】手卷書製作圖示。(攝影:林美琴)

上述示例介紹了嬰幼兒適齡讀物的特色及帶領共讀的要領,藉由共讀的實踐,調配嬰幼兒全方位且均衡的成長配方。嬰幼兒早期閱讀需要大人的引領,拿起一本書,翻開書頁、看圖、說話、肢體互動,建立與書愉悅的連結,在有趣又溫暖的共讀時光裡,陪伴寶寶快樂成長。

 

本文所列圖書皆為113年「適合嬰幼兒閱讀之優良圖書」入選圖書,相關書目資訊羅列如下:

1.《你要上車嗎?》

出版社:小魯文化

文、圖:宮西達也

譯者: 邱瓊慧

2.《第一次出門買東西》

出版社:親子天下

作者: 筒井賴子 

繪者: 林明子

譯者: 林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