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年「適合嬰幼兒看的書」評選總評

發布日期:2021 九月 23日 星期四

※本文收錄於109年「閱讀起步走」閱讀手冊

※109年入選好書請參考入選好書>>年度好書>>109年

 

  5歲以下的孩子,大多無法自行閱讀,必須依賴親子共讀。他們才剛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因此必須學習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具象概念知識;太過抽象的概念,會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書本無異於玩具或遊戲,「好不好玩」、「是否有趣」才是能吸引他們專注於書本的關鍵。綜合以上幾點,為5歲以下孩子所挑選的圖書,必須具備「有趣、互動性強、概念偏具象、主題豐富」等幾個原則。

  此外,為鼓勵更多優良的本土創作,此次評選委員們也格外關注本地作家的原創作品,其中不乏本土文化鮮明的創作,包括極具客家文化特色的《小桃妹》、《阿婆的燈籠樹》、融合俗神信仰的《小小的大冒險》、簡介台灣特色的《123到台灣》等。

  給「0-3歲」孩子閱讀的書,可歸納成兩大主題,包括「認知學習」與「幼兒日常生活」。

  「認知學習」主題,幫助孩子學習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如「動物」(《我是誰》、《動物和我》)、「蔬菜水果」(《蔬菜頌歌》、《小洋蔥大作戰》、《我的水果寶寶》)、「形狀」(《完美的正方形》)、「顏色」(《小藍與小黃》)、「交通工具」(《小小船,小心喔》、《交通工具:小玩具大驚奇》、《叭叭叭這是什麼車》)等。

  與「幼兒日常生活」相關的主題,則包括一天的作息(《我的一天》)、穿脫衣服(《丹丹的褲子》、《脫不下來啊》)、大小便(《跳著去噗噗囉》)、打嗝(《小可可愛打嗝》)、搔癢(《好癢好癢》)等等。

  給3-5歲」孩子閱讀的書,除了「更進階的認知學習」之外,更增加了「生命教育」、「情緒/困擾」、與「想像力的刺激」等幾個主題。

  此次有幾本書有助於拓展孩子對異地文化的認知,例如《我只是想說晚安》與《就快了》,可讓孩子認識到非洲草原文化與動物。《市場街最後一站》則可讓孩子了解如何在不富裕的生活條件下仍保持樂觀開朗。

  在「生命教育」方面,孩子可以開始慢慢理解有關「出生」(《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以及「死亡」(《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一起去動物園》、《送給爸爸的小船》)。

  此階段的孩子也開始會有情緒困擾,例如「社交恐懼」 (《我和怕怕》、《阿里的車》)、「怕一個人睡覺」(《嘰咕怪》、《叩叩叩是誰呀》)、「失去寵物」(《城市裡的小訪客》、《小白》)、「對自我長相不滿」(《好煩好煩的長頸鹿》、《紅髮多莉》)、「自我認知/價值」(《媽媽的畫像》、《白貓黑貓》、《屋頂上的貓》、《腳踏車輪子》、《杯杯英雄》)。

  「無聊」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情緒,《米莉可的白色畫布》、《誰要來喝下午茶》、《箱子箱子》、《歷險》都能教孩子如何運用「想像力」來排遣無聊。遇到下雨天時,讀一讀《淅瀝嘩啦下大雨》與《小水漥》,應該能一掃下雨天的煩悶。

  孩子應該要盡早觀察並領略世界的美麗與生命的美好。《路邊的小花》讓孩子注視生活中的美麗與思考關愛的人;《鱷魚的一天》刻劃了都市的上班時間景象,照見平凡生活中的趣味。《黑漆漆的夜晚》則讓孩子留意夜裡豐富熱鬧的聲音;《夢遊》則是讓孩子徜徉在黑夜裡的奇幻旅程中,奔向想念的親人。

  以上是本次評委獻上的豐富閱讀菜單,期盼大小讀者都能愉快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