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共讀,創造幸福! 輕鬆打造嬰幼兒親子共讀的日常環境

發布日期:2023 二月 2日 星期四

  一陣突如其來,持續3年的疫情海嘯讓整個世界為之變色,對在此期間出生成長的稚齡兒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加令父母耽憂。因人們長期配戴口罩,不但阻卻了孩子透過臉部表情學習情緒辨識,更遮擋了學習話語極為關鍵的嘴形觀察。專家建議,父母應在不戴口罩的居家時刻,盡可能創造與孩子互動對話的語言學習環境。而多年觀察學齡前共讀家庭的筆者認為,共讀所提供的豐富多元面向,對嬰幼兒的語言學習可帶來超出想像的絕佳助益。

 多年來,筆者透過「極簡共讀」的提倡推廣,累積陪伴了海內外超過500個嬰幼兒家庭創造美好的共讀日常,不但減緩了新手爸媽親職教養的過度焦慮,更促使眾多小小孩瘋狂愛上共讀:2歲幼兒共讀2小時不停歇的例子一個又一個、更有小男孩棄小車車改抱繪本睡覺的可愛故事、不足2歲的孩子八九不離十的把整本書背頌下來、更甚者,將書裡的字句適切的運用在日常對話的例子更是所在多有。最令人欣慰的是,「極簡共讀」簡單易行的特色,不僅僅是爸爸媽媽,更有愈來愈多的阿公阿嬤、哥哥姐姐也加入行列,創造了家庭三代共讀的美好風景。

位於新竹鐵道路的社區親子讀書會中,由阿嬤帶領一群小小孩進行極簡共讀。

 

尖石鄉泰雅族阿嬤覺得和孫女共讀,不但讓自己年輕許多,看到孩子一讀再讀的沈醉模樣,也令她開心無比。

 

即便讀書會結束,孩子仍欲罷不能的共讀。

以下,我們將以朗朗共讀大家庭親子們的具體實踐為例,和大家分享如何在家中打造出一個親子共享的日常悅讀環境。

 

大人放輕鬆,營造親子共享的悅讀「心」環境

毫無懸念的,現代父母應該榮登了人類教養史上「最焦慮世代」之寶座。在資本主義的思潮下,我們似乎不自覺的把工廠追求最高CP值的觀念帶入了家庭教養。許多大人將共讀聚焦在造求獲取知識、習得優良品格,甚至學會識字等等具功利性之目的。對孩子來說,「共讀」變調成為「教學」,背負了一層又一層的沈重包袱。

  「極簡共讀」邀請大人擺脫CP值的枷鎖,用分享故事的心意,注入情感,為孩子純粹朗讀文字。如此極簡的方式,造就出成人心無旁騖的投入與全心全意的陪伴,引爆易感敏銳小小孩專注共讀的熱情也就不難理解了。當朗讀者深入體察語文的萬千滋味,便能帶領孩子咀嚼文字意境,感受文學美感並挖掘語言趣味。朗讀時,文句的長短、對仗、押韻⋯等,都豐富細膩了語言的層次與面向。更重要的是,運用朗讀的方式得以展現故事的完整架構,以及所蘊藏的節奏感與音樂性。純粹朗讀所營造的整體氛圍,自然帶領孩子五感並行,安靜專注沈浸於故事之中。每一次的共讀都彷彿經歷一趟旅程,親子一同在故事裡同喜同悲,同感共振,創造了共有的珍貴回憶。

 

  而對成人而言,純粹的朗讀讓成人得以學習孩子澄澈的心與眼,以好奇而嶄新的眼光重新認識世界,體驗發現的樂趣,認識人的本真樣貌。朗朗許多家長便曾感動分享,在遇見教養挫折時,每每因共讀兒童文學而重新獲得愛孩子的能量。創作出風靡無數大小讀者的《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的美國作家Kate Dicamillo便曾特別向父母提出深切提醒:「共讀不只是例行公事或者職責的履行,而是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而筆者更進一步以為,共讀也是孩子送給成人的生命大禮。所以,請大人放輕鬆,和孩子手牽手,一起進入文字建構的神奇世界吧!

教授說:現代父母常常忘了享受當父母這件事。同樣的

適性、多元與大量,打造嬰幼兒成長「書適圈」

許多成人誤以為閱讀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嬰幼兒學習知識,甚或提早認字。殊不知,在生命初始階段,成長所需要的遠遠大於這些。日本兒童文學之父松居直先生說:「幼兒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愛和語言,如果有人經常緊緊擁抱他,用溫柔的聲音對他說話,孩子就能透過肌膚的接觸和語言的傳遞,感受到愛。」而這也是親子共讀所能帶給嬰幼兒的最珍貴價值。以下,我們將以深受朗朗親子喜歡的幼兒繪本為例,分享受現代父母忽略,卻極為重要的幾類選書。

1.傳遞語言趣味與音韻之美的繪本

  繪本傳承了早期兒童文學裡,童謠與兒歌中融合韻文、詩歌等音樂的元素,許多無厘頭,不明意涵的歌謠因富音韻趣味而傳唱至今。即便現代家長更在意文字的意涵,甚至是教育性。但是對幼兒來說,真正直擊內心的,卻是語言的趣味與音樂美感,是這些因素促使孩子跟隨複述,甚至背誦下來。這是為何有許多以狀聲詞為主的繪本如《咕嚕咕嚕蹦》(小魯文化出版)、《喀噹喀噹,火車來了!》(小天下出版),深受幼兒喜愛不已,一讀再讀。另外,我們也時常建議成人要用心感受音韻的律動,朗讀時不忘為語言注入節奏感,如《火車快跑》(遠流出版)、《蔬菜運動會》(維京出版),當朗讀開始,時常一秒喚醒孩子的音樂魂,擺動身體享受其中。

 

2.與內在情感同在的繪本

《哇哇大哭!》(臺灣麥克出版)、《甲龍寶寶》(小魯文化出版)等繪本,內容涵納了沮喪、挫折、生氣⋯⋯等負面情緒。可貴的是,在表淺的情緒辨識之外,作者以流暢的故事情節、溫暖寛容而不帶批判的態度,描繪情緒的自然波動,小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彷彿歷經一趟旅程,從旁觀察、體驗與投射。而《貝拉的生氣天》(米奇巴克出版)、《菲菲生氣了》(三之三文化出版)更多了一些自我省思與幽默創意,展現了如何和負面情緒相處,以及度過情緒幽谷的各種可能。


3.
促進肢體協調的繪本

掀起全世界Book Start運動熱潮的英國Book Trust基金會,在1992年一份閱讀如何提升孩子能力的研究中,特別提出學齡前的共讀可以增進孩子肢體協調能力的論點。這份研究不但打破閱讀的功能成見,也同時提醒了現代父母,想要養孩子安靜與專注的能力,必須先讓孩子有足夠的「動」以培養掌控身體的能力,才能養育出在動靜之間自由轉換的健康孩子。事實也證明了這類「動」繪本深受幼兒喜愛,如呈現各種動物畜勢待發而後展開跳躍的《蹦!》(小魯文化出版),動作簡單易行又俏皮可愛的《企鵝體操》(米奇巴克出版)、一起揮灑想像力,親子親密互動的《爸爸再一次》(米奇巴克出版)……。這些帶領孩子動起來的繪本,透過身體不同部位與動作的探索,讓孩子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而除了上述時常受忽略的重要選書考量之外,描繪日常生活的美好,打開多重感官的體驗,描繪家人朋友的互動,以及能為生命帶來愛與希望⋯等各種主題的繪本,都值得找來和孩子共讀品味。生命初始所需的心靈養份,都能從繽紛豐富的幼兒繪本裡汲取,就讓我們用大量多元的好書,為孩子打造一個自由自在、飽滿豐盛的童年吧!

 

以「極簡共讀」創造隨興共享的日常

人類的身體需要每日的飲食提供成長所需的養份,心靈也同樣需要持續的滋養,而文字與故事之於心靈便扮演了如飲食般的重要角色,所以如何在日常中創建悅讀環境,是親子共讀不容忽視的成功關鍵。

  許多閱讀推廣人無不強調時間運用的重要性,不約而同的建議父母每天只需要撥出短短的15分鐘,便能為孩子的生命帶來重大轉變。美國辛辛納提兒童醫院經過長期的追蹤研究,具體提出「朗讀15分鐘,每個孩子,每對父母,每一日」的活動倡議。
  
「極簡共讀」則進一步建議父母,請讓共讀和吃飯睡覺一樣,融入生活作息,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營造唾手可得的親書環境,並且善用「零碎時間」,讓共讀自然輕鬆的融入生活中。

  我們建議在家中佈置數個閱讀角,化整為零,營造轉角遇見書的驚喜,在孩子產生閱讀慾望,或閒來無事之時,讓書籍適時扮演陪伴的角色。書櫃的擺設除了要注意與孩子身高相應的高度之外,每一書櫃內書籍的擺放要做到鬆緊適中,以利孩子拿取與歸放。

同時,請養成在包包中至少放一本書的習慣。朗朗的親子時常在外出旅行、用餐、搭乘各種交通工具、排隊等人、甚至生病住院時,讓故事與書籍這些熟悉的好朋友,陪伴孩子度過各種零碎或難耐的等待時光,讓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同時成為童年最佳的學習寶物。

 

  「極簡共讀」在臺灣社會各角落創造了許多「用聲音撫慰心靈,以文學陪伴彼此」的美好風景。我們的推廣上山下海,腳步遍及了都會與偏鄉,參與實踐的伙伴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涵蓋不同族群與年齡層,使用的母語更是多元。我們更曾跨海至馬來西亞,協助海外華人以共讀文學的方式親近華語,2023年,我們即將播撒「極簡共讀」的希望種子至美洲大陸。期盼「極簡共讀」也能為您的家庭創造美好的共讀日常,用文學豐饒每一顆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