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說我們的話──談母語共讀

發布日期:2023 十一月 15日 星期三

 

根據腦科學研究資料顯示,人類與生俱來就擁有辨識全世界各種母音的基因。不過,在越頻繁使用能力越強,越不用則越退化的「用進廢退」生物機制下,人類出生十個月後,只會留下對照顧者語言的辨識力,其他沒接觸過的語言,自然而然從其基因中消退,而照顧者所使用的語言,就成為孩子的母語。

 

近年來,研究者發現,當我們使用兩種語言時,我們的腦袋左側下頂葉間灰質的神經元和突觸的密度會明顯增加。因此,人類年幼時若能流暢的聽、說一種以上的語言,將有效的提升其腦神經元的連結與發展;在零到一歲」的紀錄片裡,我們看到一對來自兩個不同國家的夫妻,他們分別用自己的母語孩子對話;一天,當他們全家在吃早餐時,孩子的父親突然用法語對著母親說了一串話,孩子看母親一時沒會意過來,五歲小女孩毫不猶豫地立刻為母親翻譯成英語!從案例中,我們發現只要能讓孩子從小沉浸在一種以上的語言環境,對其發展必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另外,我們發現,從小擁有一種以上語言能力者,比單一語言使用者,較容易跨越第三種語言的學習。由於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發音位置和音調;像華語的發音位置在舌頭後端,語則在舌頭的較前端位置,而英語和日語的發音位置相比,英語就屬於比較後面。對於一直只使用一個位置發音的人,比較難抓到不同發音的位置;另外,擁有多種語言能力者,較能從熟悉的發音裡,推敲不熟悉的發音方式;像語的這個音,在華語裡完全找不到;但在日語裡就可以找到一個相近的音”(gi)

 

因此,從小擁有兩種以上語言能力的人,比較能夠依照他所熟悉的發音位置和音調,學習其他語言。所以,常常會發現成長於歐洲大陸的人,竟然能夠十種以上的語言!或許因他們在童年時期只要走出家門,與街坊鄰居玩耍時,時不時就會聽到轉著舌頭說西班牙話的左鄰,或是說著酥軟法語的右舍;這些完全不同的腔調與聲音,穿梭在這些孩子們的生活日常裡,不知不覺中為他們埋下學習各種語言的種籽

 

華語,是灣目前最流通的語言,無論男女老少,幾乎都是以華語作為主要的溝通方式。學習語言來自於與人溝通的需求因此無論是父母或祖父母,只要有一人堅持使用華語以外的母語(無論是語、客語、原住民語、印尼語、越南語、菲律賓語等等)和孩子對話當這個寶寶要與這位大人互動時,就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與他對話也就是為寶寶營造一個「為了生活需求,務必用對方的語言溝通的環境」;當寶寶在家學會照顧者的母語,出外時,聽到許多華語,這孩子自然就成為擁有兩種語言能力的孩子了。當這些從小成長於多種語言環境的孩子,想要學習第三種語言時,應該比只會說一種語言的孩子,更容易掌握新語言的發音位置與音調。

 

除了「跟孩子說話」外,若能加上為孩子唸書,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更加乘的助益喔!為何要用朗讀的方式,而不用說故事的口述方式來呈現呢?在《朗讀手冊》(小魯出版)這本書裡清楚提出一個人語文程度的高低,來自認識「生僻字」的多寡;一般來說,生僻字大都來自印刷文本裡,而不在我們的對話中出現。書中寫道:「大人在對三歲小娃兒說話時,每千字只用九個生僻字,但在兒童書中的生僻字是三倍之多⋯⋯。由於貧苦家庭小孩看大量電視,聽到的字會較少,在家經常接觸書的機會較低,因此問題較為嚴重。」(摘自朗讀手冊,第36)

 

因此,用母語為孩子朗讀,能更有效的提升孩子使用該語言的深度;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長年推動「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計畫,每學期協會在合作學校執行該計畫時,照顧者每天得根據協會所選定的少年小說,為自己的孩子朗讀十分鐘。執行後一位十二歲的男孩受訪時表示,他自己看少年小說,比較專注在「字」的理解之上;但是,當父親為他朗讀時,他自然會專注在這段文句所呈現的意涵上;因而聽到了自己獨力閱讀時,所沒發現的隱喻或鋪陳,讓他對該作品有了全新的認識!另外,還有其他的孩童也在此活動後,分享:「聽父母朗讀時,我學會更多以前不認識的字,這些字當自己閱讀時,多半會直接跳掉,忽略過的。」大衛斯諾登博士也在《優雅的老年-678位修女揭開大腦健康之鑰》的書裡,明確的點出為孩子逐字朗讀故事,會增加孩子對「生僻字」的認識外,還能幫助孩子接觸許多複雜語法的使用,未來都有效的保護孩子,讓他們比較不會罹患默症。

 

當然,在使用單一語言將近五十年的灣,重新啟動母語交談甚至進而使用母語朗讀繪本,的確有其難度。所幸,目前許多平臺,提供母語學習機會,只要「想要」都可以找到方法,重拾自己說母語的能力!因此,最重要的是當我們知道「說母語」和「用母語共讀」對我們下一代的智力和語言學習,竟然有這麼大的影響,我們是否應該為了提升下一代的競爭力,開始說我們的話,和我們的孩子用母語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