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有愛無礙」視覺障礙者嬰幼兒閱讀指引

發布日期:113年 8月 6日 星期二

壹、親子共讀指引

運用充滿感官刺激設計的書籍,例如觸感書、有聲書、翻翻書等,可以幫助中度以上視障孩童,學習善用手指獲得更多環境訊息,來增進知識與經驗。照顧者可以藉由引導視障孩子觸碰來感受書面上的紋路,同時搭配指物命名(指著圖片說出圖片名稱)等方式,讓孩子知道家長分享一件有意義的事。孩子喜歡讓照顧者抱著、或一起在沙發上或地板上坐著,我們可以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和孩子共讀討論故事和圖片內容,幫助孩子來聆聽學習文字。此外,建議照護者可以和老師或諮商師學習如何運用共讀幫助孩子的運動及語言發展,以及學習使用符號系統(如點字系統)。

1.嬰兒或幼兒閱讀技巧(0-3歲)
  1. 確保光線充足讓孩子可以看到圖片。

  2. 選擇有韻律的書,和孩子唱歌玩節奏遊戲。

  3. 選擇幫助孩子認識身體部位的書。

  4. 討論圖片的內容,把文字念出來。

  5. 找有紋理、突出柔軟形狀或立體物體的命名書。

  6. 找一些有按鈕以及可發出聲音的有聲書。

  7. 幫助重度視力障礙或全盲的孩子熟悉點字,如點字書或具有圖片、文字與點字的雙視書籍(twin vision book)。

2.學前或學齡兒童閱讀技巧(3歲以上)
  1. 和孩子坐一起放鬆地享受閱讀的樂趣,例如睡前故事或從公園散步回來。

  2. 確保光線充足讓孩子可以看到圖片。

  3. 選擇字體放大的書,以便孩子容易追尋文字。

  4. 選擇孩子有興趣的主題,例如動物、運動、車子。

  5. 用有聲書讓孩子可以操作控制聲音開始或停止。

  6. 找尋書本中的實物讓孩子來感受和探索。

視力障礙共讀技巧

親子共讀是提升親子關係的重要元素,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語言和認知發展,同時對視障者和家庭成員具有特殊意義。本文將針對以下三種情況提供相應的親子共讀建議:(1) 主要照顧者為明眼人、孩子為視障者;(2) 主要照顧者為視障者、孩子為明眼人;(3) 主要照顧者及孩子皆為視障者。

  1. 主要照顧者為明眼人、孩子為視障者:
    對於這類家庭,建議選擇觸感書、有聲書、翻翻書等充滿感官刺激設計的書籍。照顧者可以引導孩子觸碰書頁上的紋路,並搭配指物命名等方式,讓孩子知道父母正在與他們分享有意義的事物。此外,可以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進行親子共讀,並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

  2. 主要照顧者為視障者、孩子為明眼人:
    視障照顧者可以選擇有聲書和雙視書籍(twin vision book)等既有文字又有點字的書籍,這樣照顧者可以透過聽覺和觸覺與孩子共享閱讀時光。為了增進親子間的交流,視障照顧者可以問孩子圖片的內容,並進行討論。此外,視障照顧者也可以選擇有節奏和歌曲的書籍,這樣可以讓孩子享受到節奏遊戲和唱歌的樂趣。

  3. 主要照顧者及孩子皆為視障者: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觸感書、有聲書和點字書等富有感官刺激的書籍尤為重要。視障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探索書中的紋路和立體物體,增進孩子對周圍環境的了解。此外,可以選擇節奏性強的書籍,透過唱歌和節奏遊戲與孩子互動。對於視障孩子,建議家長可以向專業人士學習如何使用點字系統,並鼓勵孩子學習和使用點字。

 以下是親子共讀的小方法,適用於不同程度的視障家庭:
  1. 創造舒適的閱讀環境:選擇光線充足、安靜且舒適的地方,與孩子共享閱讀時光。

  2. 選擇適合孩子興趣的主題: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如動物、運動或車輛等,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 對話式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孩子提問、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獨立思考能力。

  4. 培養孩子的感官能力:選擇富有感官刺激的書籍,如觸感書、有聲書等,幫助孩子提高觸覺、聽覺等感官能力。

  5. 規律閱讀:建立固定的閱讀時間,如睡前故事或特定的週末時段,養成親子共讀的好習慣。

  6. 鼓勵孩子參與: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並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7. 與專業人士合作:與視障教育專家、諮商師等合作,了解如何幫助孩子的語言、運動和認知發展,並學習使用點字等視障輔助工具。

最後,親子共讀對視障者及其家庭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增進孩子的知識、經驗和感官能力,同時也促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選擇適合的書籍和創造舒適的閱讀環境,以及規律地進行親子共讀,將有助於視障家庭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並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支持。

※本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宥達主治醫師

貳、入選圖書運用指引

一、我的花卉寶寶(適讀年齡:0-3歲)

出版社:小魯文化

作者:作者:陳麗雅;繪者:陳麗雅

撰文者:葉嘉青

這本雙視好書介紹植物生長過程,運用重複問答的句型,提升孩子的興趣,易朗朗上口。特殊的設計,如翻開折頁展示花卉成長過程,能增加互動性。親子共讀時可同時對話,增進孩子對內容的理解,激發想像和表達能力。共讀後可與孩子實地觀察花卉,運用五感體驗,加深閱讀的印象和對自然的喜好。

我的花卉寶寶封面

二、在爸爸的背上(適讀年齡:0-3歲)

出版社:上誼文化

作者:瑪麗安.杜布;繪者:瑪麗安.杜布;譯者:上誼編輯部

撰文者:張鑑如

《在爸爸的背上》是一本親切、溫馨的圖畫書,描述小無尾熊可可與爸爸的日常活動,文字淺白、圖畫生動、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很適合與孩子共讀。書中的爸爸溫暖有愛,在爸爸的安全羽翼下,可可自在生活、勇敢探索,呈現緊密的親子依賴關係。與孩子共讀時,可問問孩子書中的情節,例如可可在爸爸背上做了什麼、散步時可可看到了什麼、為什麼可可要從爸爸背上爬下來等;也可讓孩子說說他自己的日常經驗,或與孩子分享家長自己的生活故事,讓共讀成為親子互動對話的美好時光。

在爸爸的背上封面

三、丹尼爾的美好一天(適讀年齡:3-5歲)

出版社:米奇巴克

作者:米夏・亞齊;繪者:米夏・亞齊;譯者:吳其鴻

撰文者:林巧敏

本書從丹尼爾好奇:「怎樣才能擁有美好的一天?」開始,透過丹尼爾和社區人們的對話,帶領我們領會到生活中平凡卻可能帶來歡愉的事物,也許是和煦的天氣、也許是友善的微笑,又或者是關懷的擁抱。本書傳達了能讓每個人快樂的美好事物並不相同,而美好是來自於自己的想法,若我們能以善意回應和別人的互動,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有活力,也能每天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

 

丹尼爾的美好一天封面

四、世界上最美的聲音(適讀年齡:3-5歲)

出版社:拾光工作室

作者:吳欣芷;繪者:吳欣芷

撰文者:侯禎塘

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可以是美妙音樂聲、大自然的鳥叫聲、風雨聲,或是圍繞在我們生活中的聲音,只要用心感受,最美聲音就存在我們的內心。親子共讀繪本時,可以引導小朋友感受書中出現的各種聲音,並連結生活經驗的事物,用心體會、欣賞就能發掘日常中的許多美好聲音。

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封面